新聞中心
詳情
有色先鋒 ▏敢凌絕頂攬星斗 勇立潮頭繪新篇 ——記長沙有色院礦山事業部副部長徐海
瀏覽量:
在礦山行業向綠色低碳與智能化邁進的浪潮中,他始終以開拓者的姿態勇立前沿,以實干家的本色砥礪前行。徐海,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礦山事業部副部長、中共黨員、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2024年度中鋁集團先進工作者、中鋁國際優秀設計總師。十余年來,他帶領團隊深耕礦山工程設計與科研,以一項項技術創新、一次次攻堅突破,持續鍛造新質生產力,為公司發展與行業進步注入強勁動力。
使命在肩,迎難而上征服雪域極境
西藏金龍銅礦,作為中鋁集團重大戰略項目,承載著集團資源開發的深遠布局。在這里,徐海擔任項目總設計師,直面海拔5000米以上的極寒缺氧與廣布凍土。他把極端環境視作“磨練意志、淬煉黨性”的戰場,帶領團隊多次深入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礦山現場,反復踏勘、優化設計,以“只爭朝夕”的拼勁推進項目規劃、預可研、初步設計等關鍵任務,為項目快速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他的腳步并未止步于國內。在海外高海拔的秘魯特羅莫克銅礦——一座礦石類型極為復雜的特大斑巖型銅礦,徐海挑戰4900米海拔,開展為期一年的技術攻堅。面對礦石難選、開采難度大等難題,他創新提出“礦石分采方案”,優化露天采場開采計劃,顯著提升了資源綜合利用率,為這座世界級特大型“銅礦巨輪”的穩健航行貢獻了中國智慧。
創新為擎,匠心獨運引領技術突破
作為長沙有色院中青年同志中采礦專業學科帶頭人,徐海秉持“匠心致遠、精益求精”的信念。他主持完成大中型設計和科研項目60余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與《有色金屬采礦設計規范》修編工作,持續推動行業技術迭代升級。
他與團隊創新研發“高寒高海拔露天礦高陡邊坡參數三段式預測方法”;率先應用熱力學溫度場理論及數值模擬等手段研究凍融循環對露天邊坡穩定性影響技術;首次實現5000米以上極地高原成套配置世界特大型采、裝、運輸設備的開采技術,創新了適用于高海拔空氣稀薄條件下機電設備、自控設備的選型方法;開創性設計了大運量、長距離膠帶原礦運輸系統。這些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西藏巨龍銅礦,助力建成世界海拔最高、國內規模最大的露天礦山。
徐海還牽頭組建長沙有色院高海拔寒區礦山綠色安全高效智能開發核心科研攻關團隊,以項目為依托,開展露天礦大規模連續高效采排工藝、高海拔大規模智能化礦山等技術研究,提出大噸位架線式礦卡綠色低碳運輸、露天礦高臺階開采、數智礦山等技術。據測算,新技術應用將實現礦山礦巖開采成本降低15%、碳排放減少20%、人員精簡25%以上,真正實現綠色與高效并行。
在幾內亞博法鋁土礦項目中,他參與研發的低緯度淋濾殘積型鋁土礦高效綠色開采技術,將露天采礦機非爆連續開采工藝、大規模長距離平面轉彎越野膠帶輸送、全程自動控制和視頻采集的集中+分散自動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成功落地,為中鋁集團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兩海”戰略實施樹立了典范。
綠色為底,擔當于行守護礦山生態
推動礦業綠色轉型,是徐海始終如一的追求。他與團隊研發的“礦山巖質邊坡生態環境再造技術”,采用高性能生態基材噴播工藝,融合加筋麥克墊、增活有機機質等材料,實現了復綠快、抗沖刷、保持周期長的修復效果,為礦山生態治理提供了全新路徑。
“敢凌絕頂攬星斗”,是徐海十余年如一日敢想敢闖、追求卓越的真實寫照。他以專業書寫責任,以創新詮釋擔當,以實干踐行使命,在礦山行業綠色化、智能化的時代浪潮中,奮力書寫著新時代建設者的精彩答卷。
在他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設計者正勇立潮頭,以智慧為筆、以創新為墨,共同繪就智能、高效、綠色礦山的壯麗新篇。